11月5日下午,vic115维多利亚邀请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徐颖研究员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研究员作了专题科普报告。报告会由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兰州分会理事赵鑫副研究员主持。兰州化物所和中科院兰州分院兄弟院所300余名职工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徐颖作了题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发展简史”的报告。报告讲解了北斗卫星名字的由来、人类导航技术的发展历程、精确制导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工作的“三步走”总体计划。报告系统介绍了目前成功应用的美国GPS系统、苏联GLONASS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和中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概况,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国家安全、重大灾害预警与救灾指挥、电力供应、金融结算、远洋渔业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郑永春的报告题目为“未来一百年人类能到那里?”报告一开始,郑永春特意带来的几块陨石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他从有趣的行星APP出发,分别从历史和未来的时间角度、地球和宇宙的空间角度,分析了为实现人类在宇宙中继续生存十万年所需的科技发展方向。从地球上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到旅行者号带着金唱片走向宇宙,从如何认识星空布局,到火星上取水、种土豆,郑永春用妙趣横生的讲解和珍贵的图像资料带大家体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时空探索之旅。最后,郑永春用“心怀宇宙天地宽”作为赠言,勉励大家不仅要勤奋学习、潜心科研,还要善于仰望星空、思考探索。
徐颖现任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导航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在中科院导航总体部承担的国家二代导航专项相关任务中,开展了多源信息/信号辅助卫星导航增强方面的系统性算法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工作。她的事迹被新华网、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广泛报道,被广大网民誉为“北斗女神”。郑永春是著名的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科普中国形象大使、中国科协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现任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主任。2016年获美国天文学会卡尔萨根奖,代表科普著作有《飞跃冥王星》等。
此次专题科普报告由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兰州化物所小组、兰州化物所团委和研究生处联合举办,旨在拓宽青年科研人员知识面,鼓励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能力。
徐颖作专题报告
郑永春作专题报告
赵鑫主持科普报告会
科普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