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传播亟待全方位创新

 
□丁佳
 
前段时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科学展中录制了一段镜头,该镜头将被制作成录像,在美国探索频道一档深受欢迎的科普类电视节目《流言终结者》中播出。
 
国家最高领导人客串流行科普节目,这在世界上还实属先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科学传播的重视可见一斑。
 
从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都把抢占新的经济制高点作为一项主要工作。除了对新兴战略产业发展方式的调整以外,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科技创新沃土的培养,也就是公众科学意识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科学传播事业又该怎么办?
 
中西科普殊途同归
 
细推青少年科学传播中心(以下简称细推中心)主任王萍认为,奥巴马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种传统,这跟美国总统的竞选制度等都有关系。
 
她对《科学时报》记者说:“这其中不排除一定的作秀成分,但实际上他们也做了许多实质性的工作。比如美国上届副总统戈尔,就长期从事环保方面的宣传工作。”
 
“现在全球形成了一种科学传播的氛围,从我们了解的资料来看,日本、印度等国家都对科普非常重视。”王萍补充说,“我们国家也做了大量工作,只是做事的风格不同。这与中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有关系。”
 
最近几年的六一儿童节,国家领导人都会到科技馆和孩子们一起过节。但总体来讲中国的领导人行事较为低调,还没有具体到直接参演某个电视节目。“但这并不代表西方国家就比我们更重视科普。”王萍说。
 
据了解,中国科协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经费支持全民科普,再加上一级级的地方科协体系,乃至中科院和全国各高等院校都把科普作为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从整体重视程度和政府推动导向来讲,我们不比国外差。”王萍表示,“但我们的确缺乏一些榜样型的人物来一下子抓住公众的眼球。”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新科普
 
我国人口众多,群众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针对这个特点,《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科普的对象分成了几个层次,比如针对公务员、农民、青少年、领导干部等都有不同的传播办法。
 
这项举措传递给人们一个信号:我国正在探索一条全新的科学传播途径。
 
“以前说教式的科普现在已经落伍了,与公众互动式的科学传播模式才是更为科学的手段。”王萍说,“和市场经济一样,选择什么样的科学传播方式,更多地来自公众需求。这种需求不单单是指公众想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想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获取知识。”
 
王萍表示,奥巴马参演科普节目这则新闻,虽然很多人会说他是在作秀,但其实这正是西方发达国家将科普进行市场化运作的一种表现。也就是首先要站在受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思考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现科学知识公众更愿意接受。
 
“比如细推中心背靠中科院这个最大的资源库,我们一直注重对这种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但资源开发一定要有目标,现在公众、社会和政府主导的是什么,最希望了解的是什么,我们需要按照这种需求有选择性地开发资源。而不是一厢情愿,想给公众讲什么就开发什么。”王萍说。
 
事实上,我国各级科协都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例如,北京市政府正在倡导建设“创新型城市”,围绕这个目标,北京市科协推出了许多相关举措。比如每年3月会面向社会征集科普选题,最后入选的项目会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样就发挥了社会群体的智慧,而不仅仅是依赖专业的科普工作者,这种做法就特别值得借鉴。”王萍说。
 
中国科普的瓶颈在哪里?
 
“中科院资源这么丰富,但利用率却很低。”王萍说,“为什么我们的瓶子里有那么多资源,外面又有那么多需求,但就是释放不出去呢?中国的科普现在急需创新,形式、内容、手段、渠道等各个方面都急需创新。”
 
2008年,王萍曾向科协提出过一个“大科普”联合机制的方案,简言之,就是把社会上各方面的力量都集合在一起做科普,要有机制保障各机构之间顺畅的沟通。
 
上游是科技资源方,中游的科普工作者需要把科技资源转化成一种公众能够接受的科学传播资源。这部分结束后,还要和下游的大众媒体广泛合作,让专司传播的人士把科学知识告诉更多的人。“把这些渠道都梳理起来,就好像一条工作链一样。”王萍解释称。
 
但梳理起这些渠道却绝非易事。细推中心在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的倡导下创办,成立至今已有10年,却还一直在摸索当中。
 
王萍坦言:“我们累就累在打不了配合。我们有很好的策划、创作、制作和推广队伍,但社会上却没有对应的支持机构。现在这个工作链还不完善,资源情况、公众需求、传播渠道、传播手段,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我们希望能用一个一个的项目,慢慢把这条链建立起来,最后能形成‘大科普’的社会氛围。”
 
不过,她还是希望能在现在这个阶段把基础尽可能打牢:“管子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源头性、根基性的工作。这项工作是很重要的,基础打不好,将来有一天就会撑不住。”
 
最近在小范围内,已经有一些机构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比如2009年,《科学时报》与腾讯网合作举办了“中国硬实力”访谈栏目;今年两院院士大会召开后,中科院和人民网也牵头作了“展望中国八大科研领域突破”系列报道。
 
“但形式上能不能更生动一些?能不能像奥巴马一样,马上就能抓住公众眼球呢?”王萍说,“科普工作者怎样去设计利用资源、怎样使这些资源最大化地发挥作用,是摆在他们面前一个很深的课题。”
 
让孩子们把科学演出来
 
2005年,王萍等人曾针对青少年做过一次全国范围的调研,让孩子们列举出他们心目中的科学家。结果孩子们列出的都是李四光、华罗庚等老一辈科学家,而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科学家,孩子们却几乎都不知道。
 
“老百姓对知识的需求十分强烈,但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是更强烈的。”王萍说,“现在信息传播这么发达,获取科学知识比以前要容易许多。但现在公众特别缺乏的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方法,这些不是单靠说就能培养起来的。培养科学精神,灌输科学思想和方法,最好的对象就是青少年。”
 
这也就是细推中心开始在青少年教育体系内推广科普剧的初衷。
 
“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科学的命题,让他们利用特长,自己进行一次创作。”王萍介绍说。
 
在学校试点时他们发现,这种形式在孩子中非常受欢迎。“孩子们拿到一个选题之后,会主动地阅读书本、查找知识、创作剧本,然后排练。”王萍说,“我们不培养尖子生,更注重的是广泛参与,让每个孩子的热情都能调动起来。有的孩子就是当配角,但他们的参与力度都很强。”
 
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形式,科普剧在全国7个省的100多所学校中得到推广。“这个项目进行5年多了,没有任何经费,但这是我唯一看到的各方面都在全力支持的科普项目。”王萍说,她希望科普剧能够吸引更多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将来把它做成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常规部分。
 
前段时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邀请英国的两名科普作家Nick Arnold和Tony De Saulles到中国访问,他们的著作《可怕的科学》曾获得有着“科普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安万特科学书籍奖。
 
“我们选择了3个学校,将他们书中的内容排成了科普剧,表演给两位作家看。他们看了之后十分惊讶,表示在英国都没有这么好的方式,能把科学知识渗透到学校教育中去。”王萍说。
 
在这个过程中,王萍还有一个特别的收获,就是无意间推动了亲子关系。她说:“现在很多学生到了四五年级就开始和家长有代沟。但我们在试点学校中发现,家长也参与到科普剧中来了。比如帮忙编写剧本、排练、制作戏服道具等,都是家长在背后默默支持的。”
 
“希望我们的项目将来有一天能对社会有用。但对别人有用的东西,自己要先认为能过关。”王萍最后说,“做科学传播挺不被别人理解的,但我们都是享受过程的人。看到家长和老师给了我们那么多支持,我们才能一直坚持下去。”
 
未经vic115维多利亚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