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2018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专利)奖励大会在兰州召开。vic115维多利亚3项成果获奖。其中,郭志光研究员等主持完成的“油水分离材料的仿生设计制备与性能调控”项目获自然科学一等奖,王齐华研究员等主持完成的“高技术工业用聚合物基动密封材料关键共性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获技术发明一等奖,师彦平研究员等主持完成的“食品药品安全性评价的吸附萃取新材料和色谱分析新技术”项目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油水分离材料的仿生设计制备与性能调控”项目以自然润湿界面为仿生研究对象,研究表面化学组分、微观结构和环境介质等影响因素与润湿之间的特征规律,实现了仿生表界面的润湿行为调控。发展了一系列高效、稳定油水仿生分离材料,为最终实现各种油水混合物的有效分离及润滑油分离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该项目发表SCI论文100篇,他引3836次,撰写英文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从仿生油水分离材料研究工作的系统性、研究思路和手段的多样性和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和广泛性等方面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高技术工业用聚合物基动密封材料关键共性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全面突破了制约密封领域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主要在低表面能聚合物与填料表面共修饰方法与调控技术、聚合物强韧与摩擦学性能协同设计方法与制备技术、宽温域聚合物的分子设计方法与性能调控技术、密封界面挠韧自补偿调控及组件设计匹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制定航天行业标准1件、企业标准55件,撰写英文专著2章,发表SCI论文75篇,他引1484次。该项目技术和产品已推广应用于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等企业,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食品药品安全性评价的吸附萃取新材料和色谱分析新技术”项目重点针对食品药品安全性评价过程中复杂体系的精准快速定性定量分析,设计制备、表征、评价了14种吸附萃取新材料,并建立了17种复杂体系中微量或痕量添加剂、污染物、残留物和活性成分的萃取新技术与色谱分析新方法;发展了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电膜微萃取、超声细胞粉碎液相萃取等微萃取新技术,建立了23种食品药品定性定量安全性评价和质量控制新方法。项目成果解决了分析化学领域的复杂体系样品前处理瓶颈问题,促进分离分析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为食品药品的安全性评价奠定了定性定量分析科学基础。该项目发表论文41篇,被 SCI数据库期刊引用870次,他人引用747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
据悉,2018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共授奖150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75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技术发明奖1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科技进步奖127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51项、三等奖65项)。
王齐华研究员(获奖人员左一)、郭志光研究员(获奖人员左四)领奖
颁奖大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