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材料合成生物学: 利用生命体编程“活”材料

  报告时间:613日上午9:30 

  报告地点:理化楼三楼会议室 

  报告题目:材料合成生物学: 利用生命体编程“活”材料 

  报告人:钟超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 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 

  

  报告人简介: 

  钟超,博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材料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23深圳十大杰出青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兴的材料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为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发展新材料,包括水下粘合胶水和活体功能材料。曾任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物质学院常聘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曾先后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材料系和麻省理工学院合成生物学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已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等期刊发表一作或通讯论文50余篇。相关成果获美国专利和中国专利各4项,在申专利10余项。曾获上海曙光学者、上海浦江人才等荣誉,作为负责人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重点专项、国家自然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国家海洋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上海市基础专项重点项目基金等项目。担任ACS Synthetic Biology主题编辑,Materials Today Bio、《合成生物学编委。   

  报告摘要: 

  自然界中很多生物材料体系—例如骨骼组织和细菌生物被膜—能够生长、自修复并适应环境,具有人工合成材料所不具有的独特“活体”属性。如何效仿自然创建可编程、功能可调的“活”材料一直是材料合成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挑战。在本次报告中,报告人首先简要介绍课题组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创建基于细菌生物被膜(大肠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活体功能材料方面的工作,具体例子包括可编程、可3D打印的枯草芽孢杆菌生物被膜活体材料;具有环境响应和自修复功能的细菌活体胶水;基于光诱导生物被膜和生物仿生矿化创建的活体梯度复合材料和半导体-微生物人工光合作用系统。讨论材料合成生物学交叉领域新的研究机遇和挑战。课题组的前期研究为创建环境耐受性、环境响应性和有机-无机复合活体材料提供了范式研究,为未来从头理性设计智能活体材料打下坚实基础。

未经vic115维多利亚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