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扫描
【中国科学报】中国现代化需要国之利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周一平 | 日期:2014-08-25 | | 【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人类文明百舸争流。如果说,现代化在18世纪是一股世界潮流,在19世纪是一种社会追求,到了20世纪则成为一个国家的首要目标。进入21世纪的中国,现在恰恰处在现代化进程承前启后的转折点上。

  2020年,我国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两个一百年”的基础上,到本世纪末将全面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全面小康的脚步声已然临近,现代化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历史经验已反复证明,世界现代化的动力因素固然有很多,机会也有不少;但是创新,尤其是科学技术创新,无疑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必将成为国家演进与崛起的重大机遇。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早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科技投入占GDP的平均比例约为2%~3%,比例虽然不高,但是科技所发挥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已不容小觑。“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给科技创新一个支点,何尝不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伟大创想?新兴前沿、交叉学科、科技与产业的潜力爆发点、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越是高端前沿的科学技术,越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以及国防安全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也日益离不开“高端科技”这一国之利器。

  梳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高科技往往是科学、技术、工程最前沿的新技术群。高科技同时与产业紧密联结,只有形成产业规模效益后,才能充分显现出其强大的爆发力和巨大的牵引作用。

  今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地球另一端正在发生的故事,更可以随心所欲地与世界任何角落的人交流、合作;我们“宅”在家里即可获得生活所需的物品,更可以借助各种智能化设备让自己畅游世界。科技创新,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高端科技,俨然成为哈利·波特手中改变现实、实现梦想的魔杖。

  从科技创新发展自身看,以绿色、智能、安全、普惠为特征的高端科技已成为主要趋势,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除了以“核高基”为代表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具体领域方兴未艾的可再生能源、智能网络、云计算与大数据、3D与4D打印、合成生物学,这些前沿科技发展得无不风生水起,谁也无法预料,任何一次小小的突破,未来将会推动乃至造就怎样一个全新产业。新兴产业的崛起,也意味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发掘了新的增长点、新的发力点。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最旺盛的地方,往往是新科技革命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方向。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谁都无法坐等机遇稍纵即逝,谁都希望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用改革之手点燃创新的引擎;引擎一旦准备就绪,还需要把它装配在一部精密牢靠的机车上,才能保证这列火车呼啸疾驰、畅行无阻。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科技国家队的中科院,被历史赋予担当火车头的角色,翻山越岭、乘风破浪,始终义不容辞。

  当前,国将崛起,思潮澎湃,最是风云际会的时候。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中科院无论在基础前沿领域,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都具备了引领创新、驱动变革、跨越发展的实力和潜力,差距虽然存在,传统难免羁绊,但引擎已经启动,机车蓄势待发。

  近年来,中科院积极参与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蛟龙”深潜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在中微子物理、量子通讯、高温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人类基因组测序等重要研究方向上取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成果。2000年以来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中科院就占据了三分之二席。

  应该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和产业结构深入调整的今天,科技实力、人才竞争愈发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焦点。眼下,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中科院的责任更加重大,作用更加凸显。

  8月18日,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实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发展路径、“四个率先”战略目标,这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打造高端科技这个国之利器,为国家长远发展赢得先机、占据主动、搏杀出一片广阔天地。

  16年前,中科院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旨在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激发竞争活力。今天,中科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为未来15年的发展谋划蓝图,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树立标杆。其核心即在于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和科研活动组织模式创新,抓住机制改革和模式创新,无疑切中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进而驱动社会经济发展。

  作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无疑是实现“三级跳”中最关键的因素。科技工作者,固然要坚守一定的理想主义情结,同时更要具备“实干兴邦”的行动主义理念;做科研需要有“改变世界”的梦想,更要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毅力。

  如今,“率先行动”的号角已经响起,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正蓄势待发,铸造国之利器,作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中科院相比须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和行动。

  即将到来的“十三五”,世界科技正处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夜,面对机遇,发达国家已在积极行动,中国必将不甘人后。目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部分地区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底线,当现代化的图景已依稀可见,科技创新的动力将在这场大时间跨度的马拉松竞赛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人类文明百舸争流。如果说,现代化在18世纪是一股世界潮流,在19世纪是一种社会追求,到了20世纪则成为一个国家的首要目标。进入21世纪的中国,现在恰恰处在现代化进程承前启后的转折点上。

  2020年,我国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到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两个一百年”的基础上,到本世纪末将全面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全面小康的脚步声已然临近,现代化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历史经验已反复证明,世界现代化的动力因素固然有很多,机会也有不少;但是创新,尤其是科学技术创新,无疑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必将成为国家演进与崛起的重大机遇。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早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科技投入占GDP的平均比例约为2%~3%,比例虽然不高,但是科技所发挥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已不容小觑。“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给科技创新一个支点,何尝不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伟大创想?新兴前沿、交叉学科、科技与产业的潜力爆发点、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越是高端前沿的科学技术,越能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以及国防安全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也日益离不开“高端科技”这一国之利器。

  梳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脉络不难发现,高科技往往是科学、技术、工程最前沿的新技术群。高科技同时与产业紧密联结,只有形成产业规模效益后,才能充分显现出其强大的爆发力和巨大的牵引作用。

  今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地球另一端正在发生的故事,更可以随心所欲地与世界任何角落的人交流、合作;我们“宅”在家里即可获得生活所需的物品,更可以借助各种智能化设备让自己畅游世界。科技创新,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高端科技,俨然成为哈利·波特手中改变现实、实现梦想的魔杖。

  从科技创新发展自身看,以绿色、智能、安全、普惠为特征的高端科技已成为主要趋势,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除了以“核高基”为代表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具体领域方兴未艾的可再生能源、智能网络、云计算与大数据、3D与4D打印、合成生物学,这些前沿科技发展得无不风生水起,谁也无法预料,任何一次小小的突破,未来将会推动乃至造就怎样一个全新产业。新兴产业的崛起,也意味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发掘了新的增长点、新的发力点。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最旺盛的地方,往往是新科技革命最有可能获得突破的方向。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谁都无法坐等机遇稍纵即逝,谁都希望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

  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用改革之手点燃创新的引擎;引擎一旦准备就绪,还需要把它装配在一部精密牢靠的机车上,才能保证这列火车呼啸疾驰、畅行无阻。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科技国家队的中科院,被历史赋予担当火车头的角色,翻山越岭、乘风破浪,始终义不容辞。

  当前,国将崛起,思潮澎湃,最是风云际会的时候。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中科院无论在基础前沿领域,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都具备了引领创新、驱动变革、跨越发展的实力和潜力,差距虽然存在,传统难免羁绊,但引擎已经启动,机车蓄势待发。

  近年来,中科院积极参与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蛟龙”深潜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在中微子物理、量子通讯、高温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人类基因组测序等重要研究方向上取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成果。2000年以来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中科院就占据了三分之二席。

  应该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和产业结构深入调整的今天,科技实力、人才竞争愈发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焦点。眼下,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中科院的责任更加重大,作用更加凸显。

  8月18日,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实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面向”发展路径、“四个率先”战略目标,这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打造高端科技这个国之利器,为国家长远发展赢得先机、占据主动、搏杀出一片广阔天地。

  16年前,中科院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旨在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激发竞争活力。今天,中科院启动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为未来15年的发展谋划蓝图,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树立标杆。其核心即在于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和科研活动组织模式创新,抓住机制改革和模式创新,无疑切中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进而驱动社会经济发展。

  作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无疑是实现“三级跳”中最关键的因素。科技工作者,固然要坚守一定的理想主义情结,同时更要具备“实干兴邦”的行动主义理念;做科研需要有“改变世界”的梦想,更要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毅力。

  如今,“率先行动”的号角已经响起,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正蓄势待发,铸造国之利器,作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的中科院相比须有舍我其谁的担当和行动。

  即将到来的“十三五”,世界科技正处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前夜,面对机遇,发达国家已在积极行动,中国必将不甘人后。目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部分地区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底线,当现代化的图景已依稀可见,科技创新的动力将在这场大时间跨度的马拉松竞赛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08-25 第1版 要闻)

vic115维多利亚*办公室 承制 版权所有 陇ICP备05000312号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 兰州天水中路18号 邮编:730000